引言:2010年的电影《盗梦空间》中,最让观众记忆深刻的莫过于“无限楼梯”的场面了。从各种意义上说,它都是这部电影的代表符号之一,为整个故事的叙事打下了重要的基调。那么,这个神秘的构想,到底是什么?它为什么如此吸引人?以下,本文将探讨这个永不停歇的楼梯,以及为它命名的各种方式。
第一部分:关于“无限楼梯”
如果你问一个熟悉电影的人,“盗梦空间”中有哪些场景是最典型、最有代表性的,那么,恐怕“无限楼梯”一定是其中之一。要一开始,这个场景就呈现在观众的眼前:戴姆(Eames)介绍了梦境中建筑师的作用,随后,众人来到了他设计的地下室,见识到了这样一组构想:“不管是上楼梯还是下楼梯,到最后都会回到原地。”这些楼梯像是没有尽头,人们站在上面,仿佛可以触摸到天花板,但当他们掉头回来时,又会发现,前面没有任何改变。
那么,这是怎么实现的呢?首先,戴姆在梦境中得到的任务是打造一座能够自我修复的建筑,以防止敌人拆毁自己的梦境。那么,“无限楼梯”就是解决方案之一:人们会受到它的影响,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,走过每一阶梯,感觉好像重新回到了起点。对于攻击方而言,要摧毁这座建筑就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因为梦境的本质就是人的想象力,肉体凭空进入其中的攻击者,永远也不可能破坏“构成”梦境的那些幻觉。他们只能是陷入其中,身处其中,被困在这个诡异、无尽时间流里面,再也没有出路。
第二部分:如何解读“无限楼梯”
各种电影评论和解读中,关于“无限楼梯”的说法和看法五花八门,有些颇具启发性,如下:
1.莫比乌斯带理论
在数学领域里,莫比乌斯带是一种奇特的形状,它的一个特征就是只有一个面,没有正反两面之分。盘曲而成,像个龙头,两端紧紧相连。这种形状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研究得出的,在现实生活中,几乎没有这样的事物。但是,这种形态却出现在了电影中,被某些人解释为“无限楼梯”的灵感来源。
2.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
哥德尔的奇妙逻辑,被誉为数学界里最重要、最有影响力的研究之一。其中有一个定理:任何一个涉及基本算术的有限形式的公式系统,都是不完备的。也就是说,对于一个有限的公式系统,总有一些不可证明的公式。这意味着我们必须依赖于超越式的证明,以展示其完备性。在电影里,“无限楼梯”就是一种这样的证明,它的存在表明,在梦境中,人们永远无法找到那个“完整”的证明,因为不存在这样的证明存在。人走过每一个台阶,感觉好像不停旋转、移动,但是,实际上,目的地一直只有一个——原点。
3.谢林的思想实验
另一个与“无限楼梯”相关的学术理论是谢林的思想实验。在这个实验中,谢林想象一个人置身于一个红色的房间中,唯一有效的颜色信息是红色。那么,对他来说,“红色”是什么意思呢?显然,他没办法弄出来。类似地,如果置身于我们的“无限楼梯”中,并无明显变化,一切看起来都一样,那么你应该如何判断你是否在上升,或下降呢?如果你没有任何参照物或视觉指引,你如何离开这个“无限环”呢?
第三部分:为“无限楼梯”取名
在影片中,人们称这个宏伟的“无限楼梯”为“Penrose Stairs”,即“彭罗斯阶梯”。这个名字来源于英国物理学家罗杰·彭罗斯(Roger Penrose),他是一位极富成就的学者,曾经获得过许多大奖,其中包括康普顿奖、丹尼生奖等等。
罗杰·彭罗斯认为自己最大的学术贡献在于:“找到了一个结构,可以证明宇宙的模拟工具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于其所模拟之物的。”他借此进一步提出了最著名的“宇宙辐射背景”理论,被认为是基本粒子物理学中的奠基者之一。而这个“彭罗斯阶梯”,或者说是“无限楼梯”,是与这个理论相关联的一种概念和设计,是他对自然堆叠和旋转三角形的研究产生的灵感。
结语:所以,无论你是语言学、数学、物理学的爱好者,都可以从《盗梦空间》这个视觉艺术中,找到一些开阔视野、促进思考的元素。而那个神秘而又诡异的“Penrose Stairs”,在这个时代里,就像一个集英社那样,吸引着各个领域的“探险家”,去发现、去创造、去豁然开明。毕竟,只有不停地质疑、探索,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,才能够成就非凡的格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