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消QS认证的具体时间和原因
随着全球教育市场的不断发展,教育领域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,越来越多的海外高校选择在中国招生。而在留学申请过程中,许多学生都会提到一个词——QS认证。
什么是QS认证?
QS(Quacquarelli Symonds)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大学排名机构之一,负责发布全球大学排名榜、专业排名榜等。其认证项目则是面向全球高校推出的质量认证、标准化评估和国际化咨询服务。
QS认证项目的具体目的是提高大学的教学和研究水平,鼓励高校加强国际化以及发扬学术传统。通过QS认证,高校将得到来自国际领域的认可,提高声望和知名度,使其教育质量得到国内外学生的认可。
为什么取消了QS认证?
然而在2019年,国内不少高校都开始取消了QS认证。就连几年前被认定为QS世界大学排名百强的华中科技大学也退出了QS大学排名。
这一现象的出现,与我国高校本身的独特特点以及国家教育政策的变化密不可分。此前,一些高校在办理与海外高校合作、推进国际化进程等方面,仅仅为了经济效益而“趋利避害”,不断地追求各种“光环项目”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,一些学校为了争排名而冒进。
实际上,QS认证项目不仅成本高昂,检查要求也十分严格,而在国内,已经有了相应的认证机构和标准化评估体系,相比之下,QS认证显得可有可无。
取消QS认证对高校的影响
实际上,取消QS认证并不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太大的冲击和影响,因为早在2008年,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实施“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”,通过平台建设、信息共享等方式,推动内地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学风建设。
毫无疑问,国际排名可以帮助高校获得关注、增强影响力,但是,高校重点应该在开展学科建设、优化人才培养、加强科研合作等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,这是对提高学校发展质量、提升综合影响力更为切实有效的过程。
综上所述,取消QS认证不仅符合国家战略要求,也体现了高校追求质量、推进发展的必要性。同时,它也提示着国内高校不断加快步伐,向着办一流、建特色、优质高水平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。毕竟,优秀的大学不是排名来决定的,而是靠实力、口碑、人才、环境等多个优势的完善的综合形象来评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