佘山是上海市松江区著名的景区,这里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人文历史早已令人流连忘返。而在佘山,有一座已经有100多年历史的天主教堂,它是佘山乃至整个上海市最古老的教堂之一,它承载着无数信徒的信仰与崇敬,在教堂和其周围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故事。
1. 松江之春
松江地区早在16世纪时已经传入了基督教的传教士,并建造了多座教堂。但佘山教堂的大规模建造开工要追溯到1892年,那是当时的东新村信徒募资两万两千两银元,以白石为材建造的规模空前绝后的巨大石教堂。在这种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之际,佘山教堂的建造意义深远,不仅反映了基督教在当时松江地区的影响力,也为松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先进的欧式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。
2. 悲欢时刻
佘山教堂历经沧桑,见证了上海野蛮发展和战争劫难的无数艰辛。在1942年,日军占领上海期间,教堂曾被改作法院,祭台和门廊也曾被拆毁。此后,虽经历风雨,但教堂始终承载着无数信徒的信仰,至今仍是多位老教友感慨不已的信仰归宿。同时,如今的佘山教堂还是许多新教友的聚会地,这里每周的弥撒广受欢迎,深受大家喜爱。
3. 向未来
教堂的历史和现实都极其丰富多彩,它集中了中国近代教育、文化及信仰历史的重要节点。上海市歌剧院的著名歌唱家和指挥正是在这里开始接触音乐和教会,而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则在教堂附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地建造而起。不仅如此,教堂还曾积极投入清洁地球和环保行动之中,这是与教堂的根本理念相连而产生的新的使命和责任。
无论是信仰、历史、文化还是城市与建筑,佘山教堂都既是承载过去岁月的见证,也是规范未来生活的重要门户。走进这里,信徒们每每感叹“真主的爱和信仰”的无尽神恩,因为他们相信,在这里,特别是在最困境和最需要支持的时刻,爱和信仰无疑并肩同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