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白笔下奇观:20首经典唐诗画赏析
狂风送春归大漠
李白的《将进酒》是经典中的经典,其中 “海内存知己,天涯若比邻” 极富诗情画意,更是成为许多人的至爱唐诗。将“天涯若比邻”这一描述与画面结合起来,让我们想起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近景园林——禅房。在禅房的大门外,我们可以看到将戒监和居士分开的小门,居士们可自由地走动于二者间。这一画面就象征着世俗纷扰和清静自在两种不同的人生路径。而《将进酒》中的“天涯若比邻”则是在表达这种境界上达到了高度。难怪到了唐代,禅房也成为了诗人们心灵放松的所在。
来自黄鹤楼的写照
李白笔下的黄鹤楼源远流长,一直走过了千年时空,还活着,给世人带来不少想象和启迪。在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中,李白写道“故人西辞黄鹤楼,烟花三月下扬州。” 这句诗实际上属于想象写景。从文化历史角度看,虽然黄鹤楼在唐代时的辉煌有所衰落,但在文人往来及书信中,到宋代之前仍不时地提到黄鹤楼。唐代徐敬业的《送李白之巴陵》即构思于黄鹤楼,而杜牧的《登黄鹤楼》在宋代被改编成谱曲。在文人手中,黄鹤楼不仅有了历史背景,更成为了一种理念和情感的表达。在众多的黄鹤楼诗歌中,李白的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堪称千古之首。
梦境中的长安
李白与长安同在,也是唐诗史上杰出的形象代表。从某种意义上,李白是一个在长安生根、结芽的人,不仅长安印在他的心底,更坚定地决定着他的诗歌取向。在《将进酒》的内涵中,长安更是承载了李白对于人类的惊异和向往。在他笔下,长安仿佛成为了那神秘而又魅力的城市——长安是个 浩瀚的区域,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在此连接在一起,君主和诗人在此相遇,科学和哲学在此齐头并进。正如李白笔下的长安所描绘的那样,它并不干涉诗人的文学方法,反倒通过唐代长安的城市典型形象,寓意着李白的诗歌心态,表达了他那轻松、自由、追求的文艺理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