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十六策:智胜千里
夜袭
春秋战国时期,楚国年轻将领项羽和刘邦合作,推翻了秦朝的统治。随后,项羽与刘邦决裂,开始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,这场战争被称为楚汉争霸。
刘邦不甘落后,想要一战定江山。他调度军队,准备向项羽发起进攻。这时,他的谋士范增对他说:“今日之计,正是夜袭。”刘邦疑惑地问道:“夜袭有何好处?”范增解释道:“夜袭可以出其不意,破其士气,为我方取得主动。”
刘邦按照谋士的计策,夜袭项羽的军营。结果,项羽大败而归。刘邦也因此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时代,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皇帝。
攻心为上
南北朝时期,北魏天平年间,有个名叫张彪的官员,他与部下已经被俘虏了。但是,他并没有想要屈服于敌人。于是,敌人便将他绑在木柱上,用锯子来切磨他。虽然受到了非常严酷的折磨,张彪并没有出卖自己国家的秘密。
不过,敌人旋即使用了其他策略。他们用来自张彪故乡的乡音煽动张彪的情感,并许诺他如果出卖国家的秘密,就可以重回家族。张彪开始犹豫,但是起了忧虑:“我若出卖了国家的秘密,就是国贼的名声,如何得到同胞的认可呢?”他最终打消了出卖国家的想法。
攻心为上的策略在很多时候都非常有效。当我们需要向其他人传达我们的意愿时,可以优先考虑如何打动对方的心,让他内心认同我们的想法,让他出于自己的意愿来支持我们。
趁火打劫
明朝时期,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,冲入了北京城,推翻了朝廷。李自成的势力达到了顶峰。然而这时,一个名叫张献忠的起义军领袖也崛起了,他把目光瞄向了李自成的位置。
将领们惊呆了,他们知道,李自成已经和部下掌握了天下的大权,而张献忠如今竟然敢向天下第一的人发起进攻。然而,张献忠策略妙到深处。他向李自成发出国书,示意自己要归顺于他,以此麻痹李自成的警惕。然后张献忠带领他的势力,趁李自成军队正在为太子选妃的大典热闹的时候,发动了攻击。在此之后,李自成的部下士气垮掉了,张献忠顺利地登上了王位。
这就是趁火打劫的策略,在敌人遭遇了一个打击,或者措手不及的时候,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,发起进攻,夺取胜利。